職業道德素養認知與禮儀修煉
職業道德素養認知與禮儀修煉課程/講師盡在職業道德素養認知與禮儀修煉專題,職業道德素養認知與禮儀修煉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!職業道德素養認知與禮儀修煉在線直播課程(免費試聽)。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522550408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了解更多。
課程大綱
第一部分:中國文化中“人格”與“道德素養”的關系。
1、何為人格?
2、何為素養?
3、道德素養的內涵與外在體現。
4、“道德素養”與“與職業道德素養”的內在聯系與意義
第二部分:職業道德素養之細目
一、職業道德素養的綱要—敬
《禮記》一書開篇就說:“毋不敬,儼若思,安定辭,安民哉。”古人認為,這幾句話是人君的“立治之本”, 毋不敬,最為緊要。敬分為兩部:內心的敬意和敬意的表達。
1、我國傳統文化中“敬”德的內涵
2、工作、生活中“敬”的運用
1)“服飾”是敬人、敬己、敬業的直接的靜態體現。
2)尊重每一個人,細膩到尊重他人的性情。
二、與人交往之本——信
《論語·顏淵》篇中講,子貢問政,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貢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曰:“去兵。”子貢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。”如此,可見“信”德之重要。
1、《論語》、《禮記》等經典中對“信”德的疏解。
2、工作、生活中“信”的運用
1)守時
2)謹言
三、至德要道——孝
《孝經》中孔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。”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在中國的文化中,行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因為有孝子才會有忠正之人。在這段內容里我們談“孝”與“忠”。
1、孝行、孝德、孝道
2、何為“忠”;為何做“忠貞”之士?
四、律己之要——謙
周公曾告誡其子伯禽說: “《易》有一道, 大足以守天下,中足以守其國家,小足以守其身:《謙》之謂也。” 故而,古代君子要求自己自謙而敬人。
1、歷代賢達之人如何用“謙”德自勉。
2、工作、生活中“謙”的運用
1)語言
2)行為
第三部分: “日常”禮儀
“日常禮儀”是生活、工作中最基本的禮儀,但一定不可小覷,恰恰在這些小節中,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與品格。而我們每一個個體都代表著組織的形象。
1、問候與致意——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和氣、和諧從問候開始。
2、辦公室禮儀
3、稱謂禮儀
第四部分:“辦公”“接待”禮儀
《說文解字》里解釋“賓”字如此說:賓,所敬也。來往的賓客,不論身份,都要尊重,所以在接待的過程中無不是禮。孔夫子曾經做過禮官,你知道他是怎么接待賓客的嗎?中國的典籍以及童蒙寶典中待客與送別的學問,很值得我們探討學習。
1、待客之道
2、引領禮儀
3、介紹禮儀
4、與不同身份的人握手儀節不同
5、遞物之禮
6、奉茶之禮
7、送禮物——有禮、有節
8、就餐禮儀
9、送別禮儀
第五部分:”舉止”禮儀
《禮記》玉藻篇講到:“足容重,手容恭,目容端,口容止,聲容靜,頭容直,氣容肅,立容直,色容端。”我們通過《禮記》上的這段話,來規范坐、立、行、握手、眼神等舉止。你的肢體語言讓別人了解你的身份,無論是支配性極強的領導者還是處于從屬位置的隨從人員,還是生活中與同事朋友交流,我們都應該都應該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份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肢體語言,是否合乎禮。
1、“立容德”——肅立、恭立表達自己的身份
2、男士、女士坐姿禮儀
3、職業人行姿風范——傳統文化中的步、趨、行,那個字體現的是“步從容”并能很好的展現行姿風范?
4、取物姿態禁忌
5、鞠躬——中國人表達敬意的基本肢體禮儀
6、注目禮儀-目容端
7、微笑――沒有國界的語言
8、與人交談或接待中的體態禁忌
人的服飾、言談、舉止中都有位置,不了解自己的位置你一定不會成功。西方人把平等放在嘴邊,但在職場他們斬釘截鐵提出: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。《周易·系辭上》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。”
1、與家人之間的位置
2、與同事與客戶之間的位置
3、與領導之間的位置
4、人與人交往的進退間、迎送中、言辭等都如何把握位置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