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績效團隊與跨部門協作
高績效團隊與跨部門協作課程/講師盡在高績效團隊與跨部門協作專題,高績效團隊與跨部門協作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!高績效團隊與跨部門協作在線直播課程(免費試聽)。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522550408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了解更多。
課程大綱
第一講:組建十個國家(模擬企業組織架構的各個平行部門)
一、規則解讀,制定計劃(企業部門對于團隊全局觀的理解和制定的計劃)
1、 活動分5輪(即5年)實施,每輪約15-20分鐘
2、 各國起始物資的數量是不一樣的
3、 交換物資沒有比例限制
4、 物資的交換只能在友好國和一般關系的國家之間進行,與敵對國禁止交換
二、設置各個國家彼此的關系:友好、一般、敵對(企業部門間實際存在著各種復雜關系)
三、各個國家初始的資源材料(企業部門初始績效)
第二講:戰爭爆發——10個國家為了達成目標,向敵國搶奪資源【協作的障礙】
一、正確理解協作內涵
1、 協作的真諦:在于得到期望的反饋
2、 為何跨部門協作這么難?
案例:痛苦的對話
二、跨部門協作出現障礙的兩大來源
1、 主觀障礙的四個成因
1)權利上的較量
2)利益上的分歧
3)認知上的偏差
4)自身上的狹隘
2、 客觀障礙的三個成因
1)職責不明
2)流程不清
3)缺乏考核
三、跨部門協作常見的錯誤理念
情境沙盤模擬——當各國發生戰爭,扔球?還是創造解決方案?
1、 游戲中,您的國家卷入了戰爭嗎?為什么?
第三講:應對戰爭——10個國家如何利用資源與友國交換【協作的技巧】
一、部門墻的本質
二、如何打破部門墻的三種形式?
1、 有形的墻:開放式辦公
2、 無形的墻:增加非工作內容的交流
3、 心墻:公司文化
案例解析:阿里巴巴的合作文化
二、建立扁平式的組織架構
案例導入:小米的“快+口碑”如何實現的?
1、 組織團隊活動:促進雙方合作
2、 建立利益共贏體:把客場變主場
3、 調動高效會議:群策群力的積極發言
案例解析:明星企業是如何開會的?
情境沙盤模擬——當各國發生戰爭,扔球?還是創造解決方案?
1、 您認為是什么讓那些國家躲過了戰爭?
2、 真實工作中,有類似的戰爭嗎?請舉例
3、 真實工作遭遇戰爭,該如何有效協作?
第四講:成立聯合國——各國和平共處,資源共享,躲避戰爭【跨部門協作與協作1】
維護世界和平,緩和國際緊張局勢
一、跨部門協作的五大訣竅
1、 做好準備——清晰協作內容
2、 關注節奏——平衡協作節奏
3、 開誠布公——不要藏著掖著
4、 正視沖突——讓矛盾透明化
5、 善用幽默——小幽默大智慧
6、 換位思考——解讀對方情感
案例解析:新員工的生產訂單
二、跨部門協作的三大原則
視頻案例解析:李鴻章的北洋水師
三、協作的三個方向
1、 對上協作——要用膽
2、 對下協作——要有心
3、 水平協作——要有肺
四、協作的表達力與理解力
1、 表達力的邏輯設計
工具: 5w2h法則
2、 理解力:“聽”
案例解析:主管的晨會
情境沙盤模擬——面對戰爭,本國如何應對,如何利用資源
1、 您利用到了哪些資源?有多少數據支撐?
2、 您當時忽略了哪些資源?為什么?
3、 無論是游戲還是工作中,我們總是覺得“缺乏資源”。您認為真正缺乏的是哪類資源?
第五講:成立聯合國——各國和平共處,資源共享,躲避戰爭【跨部門協作與協作2】
解決地區沖突方面,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
一、學會與不同人際風格人協作
互動:測試你的人際協作風格
工具:DISC測評工具
二、四種風格類型的協作技巧
1、 如何與老虎型的人進行協作
代表人物:撒切爾、李云龍
2、 如何與孔雀型的人進行協作
代表人物:馬云
3、 如何與貓頭鷹型的人進行協作
代表人物:包拯
4、 如何與考拉型的人進行協作
代表人物:沙僧
三、跨部門協作問題的難點與沖突應對技巧
1、 沖突處理的五個步驟
1)深入分析
2)心態積極
3)換位思考
4)創造執行策略
5)行動執行
2、 跨部門沖突處理:高效會議
1)有效會議要點
2)會議協作要點
3)緩解會議沖突
工具: ADP工具
情境沙盤模擬——《模擬聯合國》跨部門協作協作
1、 各個國家為了達成目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,甚至發動戰爭,使用誹謗球
(各部門本位主義作怪,缺乏大局觀)
2、 部分國家階段性完成任務,互惠互利,先舍而后得
(學會合作,共贏意識得到加強)
3、 五年過后,總結發現,其實不用戰爭也能完成
(資源雖然是有限的,但是能滿足所有部門需求,分清主次矛盾,互相成就)
第六講:復盤總結,發現問題解決問題,助力跨部門協作與協作
1、 游戲中,您的國家卷入了戰爭嗎?為什么?
2、 您認為是什么讓那些國家躲過了戰爭?
3、 真實工作中,有類似的戰爭嗎?請舉例
4、 真實工作遭遇戰爭,該如何有效協作?
5、 您利用到了哪些資源?有多少數據支撐?
6、 您當時忽略了哪些資源?為什么?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