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
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課程/講師盡在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專題,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!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在線直播課程(免費試聽)。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522550408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了解更多。
【課程大綱】
一、非暴力溝通第一步:觀察
1、主觀評價帶來的溝通障礙
2、基于心智模式對他人的評價
3、超越二元對立——回歸整體的世界
4、放下“自我(GET)”
5、區分觀察和評論
6、自我觀察的運用
實踐應用:“經理肯定對我有成見”是評論,而“在這幾次開會時,經理都沒有問我的意見”是觀察。
案例:某管理者一句評論讓一位員工長期沒有自信,雙方關系緊張
深度領悟: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。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。我們盡量去分辨事實和評論的不同。有一天也許你就會發現,你的想法也會隨著你的閱歷豐富而變化,我們每個人的視角,也不一定能觸達真實的邊界。
二、非暴力溝通第二步:感受
1、人們更重視他人的感受
2、認清感受的來源
3、分清感受和想法
4、認同的是對方的情緒, 而非事件本身。
5、學會與自己的感受相處,而不投射至外界
6、、表達感受的豐富詞語
實踐應用:我們習慣于服從權威而不是傾聽自己,習慣于思考人們期待我怎樣去做。
案例:人事專員對同事說,我經常看到你沒有戴工牌,再有就罰你款了哦。改:你周二和周四沒有戴工牌,我感到很失望,配戴工牌是公司規范的象征,有利于公司形象,也方便同事之間相互了解,請你上班配戴工牌好嗎?
深度領悟:盡管因為不同企業或許有不同的企業文化,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溝通性格,但盡量說出自己的感受,在溝通中會積極的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交流。
三、非暴力溝通第三步:需要
1、體會與感受相關的需要,并表達個人的需要
2、表達需要并不意味著指責別人
3、對他人的批評是在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
4、直接的說出需要更有可能得到積極的回應
5、多數人并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,而傾向于思考別人有什么錯
6、表達我們的需要,而不是指責和批評,就很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
實踐應用: 看上去,是別人的行為造成了我們的各類感受,但其實行為和情緒的主人恰恰是我們自己。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到我們,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。
案例:在管理中,因為項目成果匯報給上司遲了,我們可能會埋怨是同事準備資料時一拖再拖。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說明白我們需要在第二天的中午12點之前把資料備齊,也許就對方會更清楚應該如何配合我們。
深度領悟:如果以批評對方為出發點去溝通,容易造成對方的反感或申辯,而如果從我們自身的需要出發,對方更容易感同身受,從而做出積極的反應。
四、非暴力溝通第四步:請求
1、清楚、具體地告訴對方,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,不做什么
2、我們有時候說出了我們不想要什么,但是卻沒有說清楚我們想要什么。
3、是明確的請求,而不是強制的命令
4、目的不是改變或控制別人,而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的基礎上與人聯接
5、如果對方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責罰,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
6、收到命令,基本的選擇就是服從或反抗,如收到請求會有相對積極的互動
實踐應用: 父母和孩子之間、老板和下屬之間、老師和同學之間,似乎自上而下的“命令”要多于“請求”。
案例:當我看到你一個月考勤遲到8次,我感到很失望,因為我希望咱們部門每一位同事都能按時出勤,你愿意下次提早出門,不再遲到嗎?
深度領悟:請求目的要明確;內容具體勿抽象;必要反饋不可少;從心出發益處多。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