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
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課程/講師盡在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專題,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!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在線直播課程(免費試聽)。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522550408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了解更多。
【課程大綱】
一、角色認知
1、中高層管理者常見的錯誤角色定位
1)土皇帝
過分看重自己的級別,優越感強烈,自我感覺良好。
強烈的控制欲,喜歡搞“一言堂”,不懂得也不重視發揮團隊的智慧。
強烈的自我實現的愿望
認為上級不懂自己部門的業務還不斷干擾自己
2)傳聲筒
在下級面前充當了上級的傳聲筒
不敢對上級提不同意見,或者思考不深提不出不同意見
對下級的提的不同意見,無法反駁,推責任到上級主管或者公司管理制度
3)民意代表
自己是“正義”的化身,公司和上級是“邪惡”的化身,為部門員工掙利益,正氣無比
心里渴望著獲得下屬信賴和擁戴
認為自己在踐行著“屁股對著領導,臉對著業務”
4)先鋒標兵
以自己“懂業務”為榮,事無巨細親力親為
不懂也不愿意授權
5)甩手掌柜
以自己“不懂業務”為榮,開會口頭禪是,“我不懂業務啊,但是我先說兩句”
工作就是分配任務,出了問題就員工的責任
6)不斷的在錯誤角色中轉換
例如,本來是“土皇帝”,被老板一頓批評之后,就變成了“傳聲筒”
2、新上任中高層管理者往往陣亡在哪里?
1)高管空降兵3年陣亡率為什么到了90%以上
是因為空降兵能力不強?空降兵往往是原公司的精英,不能90%能力都不行
是因為老板識人出了問題? 不能說老板識人90%都是錯的吧
是因為人與崗位不適應?究竟是哪里不適應?
2)華為“三新”干部識別法
華為通用干部標準–四項基本原則
華為“三新”干部識別法,新團隊、新業務、新崗位。“三新”中有“兩新”,就容易出現干部陣亡
三新之“新團隊”:如果一個管理者到了一個新部門,遇到新領導、新下屬、新同僚,首先要解決信任問題。各種浮在表面的問題的根因往往是信任引起的。
三新之“新業務”:即便同一個行業,銷售和交付的打法不會相同,不同行業的打法更不會相同。過去賴以成功的打法,往往在新的部門不在適用,如何找出新的正確打法,難度非常大
三新之“新崗位”:領導力梯隊把管理者劃分為管理自己、管理他人等6個層級,每個層級的管理的主要矛盾都會發生變化。如果延續舊的管理思維,抓錯了主要矛盾,陣亡幾乎是必然
3、領導力梯隊–管理者的轉身
管理者六次轉身,每次主要矛盾都不相同
每次管理者的轉身,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,意識不到這一點,延續過去的經驗往往是失敗的
不了新的崗位角色要求,只是“隨心所欲”,或者被問題推著走,“腳踩西瓜皮”,上文的錯誤角色定位就會出現,最終也是失敗
3、華為領導力培訓三個關鍵方向
目標管理
團隊管理
企業文化管理
二、目標管理
1、目標管理的重要性
什么是目標管理?
*.*講到,目標是提升知識工作者效率最關鍵要素。在華為,目標管理也是管理者的首要技能
為什么**講,“管理主管、管理自己、管理下屬”三者之間管理領導最重要?管理領導是管理領導的什么?
2、目標管理的8個要點和錯誤的目標管理方式
首先目標是清晰的,不能出現領導認為有目標,下屬不清楚目標的情況
其次目標是具體的,不能把大而空的口號當做目標
第三目標是相對穩定的,主管切忌把下屬的目標變來變去
第四目標是要與下屬達成一致,單方面的目標不叫目標
第五目標要可度量,有些目標可以定性描述,但是也要有標志時間
第六目標要有明確的質量,如,XX月XX日輸出《XXX報告》不應該做為目標
第七目標要有落地計劃,制定完目標就掛在墻上是沒有意義的
第八目標要有明確的應用,完成不完成目標一個樣,目標就會失去牽引力
3、典型的目標管理–KPI管理常見的問題及如何客服
目標制定如何向上管理?
如何賦予目標的實際意義?
如何將目標與下屬達成共識?
如何激發下屬接受挑戰性的目標?
如何制定目標,避免目標快速失去牽引效果?
4、為什么很多企業的OKR管理最后變成KPI管理?
研討:我們公司在目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?如何克服?
三、團隊管理
1、團隊的形態
團隊和群體的區別
團隊發展的5個階段及管理要點
2、情境領導藝術–差異化的管理模式
基于工作行為和關系行為領導力可以分為S1教練式 S2引導式 S3參與式 S4授權式。分別對應不同員工類型
基于員工的意愿和能力,員工可以分為 R1 R2 R3 R4
3、ead與Manage
ead和manage的具體表現
管理者需要懂業務嗎?
為什么我國部隊里提拔的為軍長的多是步兵主官?
管理者通常陣亡在哪里?三新
90天轉身,要對準什么?
管理者屁股對著領導可以嗎?
為民請命是否可以?
為虎作倀是否可以?
你對公司的價值是什么?
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;通過別人成就自己,必死無疑
公司為什么提拔你?但是你成功的要素卻有可能是你進一步成功的絆腳石
四、華為人才供應鏈:“選、育、用、留、管”
1、選
核心價值觀的認同,是人才選擇的第一標準。人才的多樣化是能力的多樣化而不是核心價值觀的多樣化
堅持以內生培養為主的人才開發模式。華為人才以校園招聘為基礎,社招為補充
華為選人堅韌平實:“愿意一步一步走向成功,期望一夜暴富,一夜成名的人才接受不了我們,我們也接受不了”
精英人才薪酬上不封頂,200萬招博士精英
1、育
人才發展的第一責任人是員工本人
華為人才發展基礎的雙通道(專業路線和管理路線)
華為的專業任職資格體系
華為大學的定位,新員工培訓、通用管理者培訓、戰略預備隊培訓
各業務部門負責業務領域專業培訓,并對最終人才供應負責
案例:面向GTS要實現“GTS數字化2.0”業務戰略,成功對GTS人才進行能力轉型實戰
2、用
用的核心在于激發人的活力
在華為不論資排輩,年輕也能當將軍。
打開組織邊界,炸開人才金字塔尖。華為為什么要簽奮斗者協議,只是為了省掉10天假期工資?華為為什么要8年換工號,是為了規避勞動法?
華為考核為什么要強制正態分布?
激勵方面為什么強調火車頭加滿油,拉開差距?
人性大多時候是貪婪的,也是容易走向惰怠的。華為的熵管理本質是用人性的貪婪克服人性的惰怠
華為內部人才市場,只是為了各盡所能嗎? “轉人磨心”是什么意思?
華為的iearning平臺為什么開始收費了,是因為缺錢?
華為的末尾淘汰是怎么回事?
為什么華為要建立退休機制?退休機制給華為帶來的*收益和損失是什么?
3、留:
事業留人
感情留人
待遇留人
4、管:
“流程在代表處閉環”、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、“權力下沉到代表處”
大膽授權是建立在嚴格監管的基礎上
華為的質量管理、稽查、審計分層分級形成完成監管體系
5、華為人才管理的后續發展方向–建立人才生態鏈
從人才為我所有,到人才為我所用
把一些*的專家用起來
開放的心態鏈接世界上一起優秀的資源
五、華為干部管理
2019 年 4 月,華為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。任總“以前我們的人力資源整體是政策規則要管,具體的人也要管,變得過于權力中心化,也造成兩件事都沒有完全管好。”人力資源部變革后,改為人力資源管理部+總干部部。“強調立法權高于行政權,主張政策制定的權力在董事會,人力資源部管規則與監督,干部部管人。”
1、華為干部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
2、干部選拔通用標準
核心價值觀是干部選拔的基礎
品德和作風是干部資格的底線?
績效是干部選拔的分水嶺
能力是干部成功的關鍵要素
案例:北非地區部在干部通用標準基礎上,結合業務實際,建立“三新“干部識別法,將北非交付與服務干部任命成功率從40%提升到80%以上
3、干部任命三權分立
干部考察
繼任計劃
任命管理,三權分立
4、干部發展
成功實踐中提拔干部,小步快跑,不虛位以待
干部90天轉身
FDP,高級管理研討,
職業經理人反饋計劃
干部自我批判是干部能否發展的關鍵
案例:北非地區部建立干部人才梯隊實戰案例,2014年以前北非地區部每年需要公司補充10名以上部長級干部,四年后,北非地區部每年向公司輸出15名部長級優秀干部
5、干部退出,
每年10%的末位淘汰
祛除平庸干部
6、干部監管:BCG遵從,內控管理,品德作風監督
附錄 A 華為公司改進工作作風的八條要求(2019 年版)
附錄 B 華為干部二十一條軍規
六、集中答疑
對部分沒有回答的問題集中答疑
現場針對企業人才管理的主要矛盾,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