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的管理智慧培訓
道德經的管理智慧培訓課程/講師盡在道德經的管理智慧培訓專題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道德經的管理智慧培訓公開課(免費試聽)北上廣深等地開課!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810048130。
課程大綱
一、 道家文化是“進退”、“舍得”的大智慧;
“執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太平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“反也者,道之動也;弱也者,道之用也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“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“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”(《道德經》)
1、劉邦倡導道家文化贏得楚漢戰爭;
——“反敗為勝”的大智慧;
——“海納百川”的用人氣魄;
2、朱元璋采用道家文化平定天下;
——“廣積糧,高筑墻,緩稱王。”
3、毛澤東政治理論閃爍著道家文化智慧;
——《論持久戰》指導抗日戰爭;
——由“斗爭”境界走向“不爭”境界(“東風壓倒西風”到“三個世界”);
5、 鄧小平“改革開放”理論源于道家智慧;
6、 ——“三起三落”與“韜光養晦”;
——“擱置爭議”、“不管黃貓黑貓”、“一國兩制”;
二、道家“太極”戰略智慧
1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——《道德經》對“陰陽” 二氣的理解;
——《道德經》對“中” 氣的理解;
——《道德經》對“和” 為常道的理解;
2、“陰陽中和”四種謀略。
——黑格爾的辯證法與《道德經》,難分伯仲?
——邁克爾?波特的三種營銷戰略與《三十六計》,孰優孰劣?
3、《論持久戰》中的戰略智慧。
——“統一戰線”采用和謀;
——“以空間換時間”采用中謀;
——“積小勝為大勝”采用陰謀;
——“農村包圍城市” 采用陽謀;
4、紅軍的軍事文化——游擊戰術
——“敵進我退,敵駐我擾,敵疲我打,敵退我進”;
——中謀、和謀、陰謀、陽謀;
5、道家“前瞻”決策之道;
——“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亂”先人一步;
——“無執故無失”無為而為;
——老子與孔子的“巔峰對話”;
——比亞迪汽車對新能源的“前瞻性”學習。
6、提升團隊領導力;
——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毛澤東識人詩《沁園春?雪》;
——毛澤東對周恩來、鄧小平的評價;
7、提升團隊合作力;
——“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劉邦團隊的完美合作;
——唐僧團隊的完美合作;
8、提升團隊執行力
——向軍隊學習執行力(政治教育、賞罰分明)。
——賞析:《孫子兵法》的“令之于文,齊之于武”。
三、道家思想“以弱為用”是中國社會和諧的智慧源泉;
1、“道法自然”道家思想歷史悠久;
——代表人物老子、莊子;
——道家思想融會貫通了易、醫諸家之長;
——“漢”民族的來歷;
——“天地所以能長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同出而異名,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”(《道德經》)
2、“以人為本、天下為公”社會服務理念;
——“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天地不仁,視萬物如芻狗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一視同仁”、“天性無私無我”的理念;
——案例分析:百年老店“同仁堂”的企業文化;
3、“六藝”修煉“長生久視”精神境界;
——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;
——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;
——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”;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;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致虛極,守靜篤,萬物并作,吾以觀復。”(《道德經》)
4、“萬物負陰抱陽,沖氣以為和”以弱為用;
——“陰陽不和”反映中國社會“窩里斗”現象;
——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”是“化敵為友”和諧之道;
“以弱勝強”是常道;
“一視同仁”是常道;
“上德不德”(反對歌功頌德)是常道;
——案例分析:超越思維“紅綠燈與立交橋”;
5、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約之以法。”道法自然;
情 理 法
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約之以法
佛家 儒家 道家
人治 理治 法治
“關系”文化 “道義”文化 “契約”文化
“性本善” “無善無惡” “性本惡”
熟人社會 和諧社會 陌生社會
家文化 大同文化 二八文化
祖宗文化 和文化 不爭文化
四、道家思想作為企業文化,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持續動力;
1、企業文化的感召力;
——“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”;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圣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圣人常無心,以百姓之心為心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”(《道德經》)
2、企業和人生的四層圓滿境界;
——“吃飯為了活著,活著不是為了吃飯”;
——謀生、事業、哲學藝術、宗教;
3、“可持續”企業文化的價值公式;
——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文化價值(虛)= 價格 × 時間。
——物化價值(實)= 價格 ÷ 時間。
4、道家學者的“三不朽”;
——曾國藩“一生三變”程朱理學、申韓之學、黃老之學;
——曾國藩“以柔克剛”、“功成身退”;
5、道家“節儉”文化——“知足常樂”;
——“吾有三寶:一曰慈,一曰儉,一曰不敢為天下先”
——“由簡入奢易,由奢入簡難”文化;
——平衡“眼前利益”和“可持續發展”的矛盾;
——案例分析:動物界的環保理念“叢林法則”;
——案例分析:松下幸之助的“水庫式”持續經營理念;
6、道家“玄德”“玄同”文化與企業的治理結構;
——中國企業的主要問題:“不在管理層面,而在治理層面。”
——傳統“儒家”思想 + 現代“法制”思想 + 社會主義“共同富裕”思想;
——“三權分立”:所有權(監事會)、決策權(董事會)、經營權(理事會);
——決策過程、執行過程的“透明化”;
7、案例分析:吉利汽車的企業哲學
——全球化理念:費孝通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。
五、道家思想與團隊協作溝通;
【簡言】“挫銳解紛和光同塵”,道家思想富含“平等無私”、“尊重傾聽”的傳統理念,對于團隊協作與溝通,具也有很積極的指導意義。
1、 團隊協作的“太極”七要素;
——責任、決策、信任、領導、合作、執行、溝通;
——團隊協作“太極圖”;
2、 道家“雙贏”溝通方法;
——“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。夫唯不厭,是以不厭。”
——“和大怨,必有余怨。是以圣人右介,而不責于人。”;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故有德司介,無德司徹。”(《道德經》)
——“夫天道無親,恒與善人。”(《道德經》)
3、提升團隊表達力;
——毛澤東如何通俗解釋“軍事”和“政治”;
——孫中山如何通俗解釋“仁義禮智信”;
4、溝通障礙及其改善
——溝通中的“四謀”;
——挫銳解紛,和光同塵;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