稅務稽查與納稅風險培訓
稅務稽查與納稅風險培訓課程/講師盡在稅務稽查與納稅風險培訓專題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稅務稽查與納稅風險培訓公開課(免費試聽)北上廣深等地開課!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810048130。
課程大綱
(一)企業稽查問題5問:一家企業按規定少抵扣了10萬增值稅進項稅額卻招來稽查,另一家企業多交了2萬的營業稅也引火燒身被稅務稽查。企業大惑不解。試問,稽查為何偏偏查到你?是否可以事先避免被稽查?如何不怕被稽查?應對稽查應有的戰略戰術是什么?稽查來臨前企業的三大準備是什么?其中道理貌似簡單實則精深。不能正確回答這5問,遭受處罰是必然,為此是應對稅務檢查的必修課。
(二)稽查人員發現問題的方法和途徑。企業往往難以理解,自己作弊手法神不知鬼不覺,卻總是被發現。其實稽查人員不是神兵天降,而是采用了極其普通且行之有效的5大查賬方法,從企業不以為然且常自以為聰明的8個漏洞,洞察秋毫,基本可以勝券在握。企業納稅管理缺陷與日常環節控制應對之法。
(三)企業偷稅詭計探析與稽查查賬的15個招法。任何企業行偷稅之法,無非就是少計收入、多列成本、混淆稅率稅種、關聯企業避稅、編造虛假手續、騙稅逃稅、輾轉騰挪等種手法。這些企業實施偷稅行為不可逾越的障礙,也正是稅務稽查的最關注點。稅務人員主要從15個方面著手,輕輕松松便可各個擊破。他們采取何種手法又如何有效突破?
(四)納稅爭議與企業權利保障。一家單位沒有代扣代繳個所稅,被稽查局強行扣款,最終才知道該稽查局根本沒有這個權力。稽查過程中企業與稅務部門發生爭議是正常現象,然而許多企業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狀態。這是由于不懂得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造成的。其實,自己的權利可以通過法定途徑得到保證。但若想在糾紛中獲勝或者損失降到最低,這就需要了解稅務稽查常存在的問題和程序性錯誤。做好適當準備以變被動為主動。
(五)課堂經典案例解讀,每個都是知識再造
本課程,徹底改變社會上稽查培訓就是政策串講的傳統模式,緊緊圍繞“應對與風險控制”展開。通過透徹解讀大量真實案例,使與會者收到啟發得到提升。其中案例30余個,最主要經典案例簡介如下:
1、利用完全合法手續騙取出口退稅案。凡騙稅偷稅無不使用低級的虛假手段。但該案例一反常態,從正規單位合法購貨索取正規增值稅發票,使用自己資金到境外結匯與提供出口手續完全符合規定。卻完成了巨額騙稅的乾坤大轉移。新形勢下的高智商犯罪確實令人瞠目結舌。
2、利用股東特殊身份隱藏收入于無形。企業常采取隱匿、編造、偽造、虛列支出少列收入等手段實施偷稅。然而,利用股東的特殊身份操作,可以輕松帳外隱瞞10億收入并引起是否納稅之紛爭,正所謂高手偷稅“大雪無痕”。
3、通過股權嫁接轉移巨額資金同時完成避稅過程一氣呵成。企業若要設立帳外資金達到特殊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利用遠程股權嫁接,投資、轉讓、再投資再轉讓,在輕松完成轉移資金的同時,輕而易舉的完成加大投資成本損失又避免關聯企業所得稅。一石三鳥。然而,學藝不精,百密一疏。
4、中國第一虛假資產評估偷稅案。大連某輪船公司利用虛假評估資產增值1億,達成偷稅目的。然而,該企業絕不是直接評估增值調賬,而是用了一個絕妙的處理方法。然而,偷雞不成蝕把米。最終老板與策劃人鋃鐺入獄。其實,完全可以進行稅收籌劃避免牢獄之災。
5、中國第一律師“偷稅案”始末。某單位被稅務局認定為“定額征收”,因營業額超過核定數沒有申報調整,負責人因“偷稅”被判刑入獄數百天。最終無罪釋放。然而,該案又因當事人索賠再次被稅務部門追繳稅款。法官與律師、偷稅與非偷稅、復議與追繳,斗智斗勇。該案環環相扣,險象環生,撲朔迷離。令人應接不暇。是學習《征管法》的典型教材。
6.企業與政府協議爭議引發偷稅案。某房地產公司為政府墊資修路耗費3000萬元。因與政府協議中的一個如何還款的表述,產生理解上的偏差,最終導致企業偷稅案發生。老板被鋃鐺入獄。其實,即使稽查來臨,即使產生巨額偷稅,只要按一定程序與手法操作,完全可以避免刑事風險。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