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產周期分析培訓
房地產周期分析培訓課程/講師盡在房地產周期分析培訓專題,百度搜索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”房地產周期分析培訓公開課(免費試聽)北上廣深等地開課!專家微信18749492090,講師手機13522550408。
課程大綱
第一講:熱點事件背后的經濟規律
一、金融周期的變化:去杠桿
案例:去杠桿
案例:P2P爆倉
案例:私募基金跑路,朱一棟事件
案例:范冰冰罰款8億
案例:長租公寓危機
二、房地產見頂的信號
案例:恒大轉型
案例:萬科戰略收縮
案例:廈門萬科5折售樓
案例:碧桂園砸樓事件
案例:碧桂園戰略轉型
案例:萬達戰略轉型
三、歐美的復蘇與見頂
數據分析
1. 美國三大股指近5年走勢
2. 美國VIX恐慌指數
3. 美元指數
4. 美國長期失業率
5. 美國GDP增長率
6. 美國利率
7. 美國制造業PMI
8. 2014-2019美國收益率曲線
9. 2005-2009美國收益率曲線
(案例隨時更新)
第二講:當前中國房地產有泡沫嗎?
一、全球歷次房地產泡沫的啟示
1. 美國1923—1926年佛羅里達州房地產泡沫
討論:佛羅里達地產泡沫與當前房地產的異同
2. 日本1986—1991年房地產泡沫
討論:日本地產泡沫與當前房地產的異同
3. 中國1992—1993年海南房地產泡沫
討論:海南地產泡沫與當前房地產的異同
4. 東南亞1991—1996年房地產泡沫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
討論:如果你是馬來西亞領導人,你會怎樣應對當時的風暴?
5. 美國2001—2007年房地產泡沫與2008年次貸危機
討論:美國房地產泡沫與中國房地產的異同
6. 歷次房地產泡沫的啟示
二、中國房地產泡沫風險評估
1. 一二線城市過去20年為什么只漲不跌?
討論:中國房地產過去上漲的邏輯是什么?
2. 房價絕對值
3. 房價收入比
4. 庫存
5. 租金回報率
案例及討論:2019年北上廣深的房租回報
案例及討論:2019年二三線城市租金回報率
數據呈現
6. 空置率
7. 投資杠桿
8. 開發商杠桿
三、當前中國房地產泡沫與1986-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比較
1. 相同點(5點)
2. 不同點(4點)
結論:中國可能會避免重蹈日本覆轍
四、當前中國房地產泡沫與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比較
第三講:中國房地產周期怎么判斷?
一、房地產周期的模型
1. 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周期
討論:房地產的周期由什么決定
2. 短期看金融、中期看土地、長期看人口
二、金融如何影響短期房地產走勢
1. 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案例
2. 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案例
3.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海南房地產泡沫案例
4. 當前中國利率分析
結論:短期內貨幣開始寬松,但房地產不會出現暴漲的賺錢現象
三、土地供給如何影響中期房地產走勢
1. 1985-1991年日本土地供給
2. 1985-1994及2004-2011香港土地供給
3. 中國近10年一線城市土地供給與房價增速
4. 2018年中國一線城市土地供給情況分析
結論:一線城市土地供給增長和人口增長持續錯配
四、人口如何影響長期房地產走勢
1. 美國不同年齡階段購房需求曲線
2. 日本置業人群和住房開工量曲線圖
3. 日本人口出生數量和住房開工量曲線圖
4. 美國置業人群和住房開工量曲線圖
5. 美國人口出生數量和住房開工量曲線圖
6. 美日韓家庭規模下降圖
結論:中國人口2014年出現拐點,預示著房地產的拐點也將到來
7. 經濟增長與房地產價格曲線圖
結論:未來房地產增長速度將持續低迷
8. 美國城鎮化發展曲線圖
9. 日本城鎮化發展曲線圖
結論:中國城鎮化還有20%空間
五、周期模型在中國的應用
1. 中國城鎮化發展圖
2. 中國經濟增長發展圖
3. 中國置業人群和新開工面積圖
4. 中國人口出生數量和新開工面積
5. 中國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
結論:中國房地產處周期性高位,拐點開始出現
第四講: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會怎么走?
一、房地產投資增長模型
二、國外的經驗
1. 1950-2015美國分布規模都市區人口占全國比重圖
討論:美國的人口遷移的規律是什么?
2. 1884-2016年日本三大都市圈人口增長圖
3. 日本三大都市圈凈遷入人口圖
討論:為什么日本會出現人口大遷移?
4. 根據日美經驗的三個階段的推論
討論:未來中國的房地產結構會怎樣推演?
三、中國的趨勢判斷
1. 長期看人口:人口遷徙趨勢:大都市圈化
案例:過去30年人口遷徙路徑與房價增長的對比
2. 中期看土地: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背離
案例:農村的“空城計”,與都市的蝸居族
3. 短期看金融:近期中國金融政策的變化
案例:90年代的1萬塊,現在值多少錢?
四、三個結論
1. 中國住宅開工從高速增長轉入平穩或下降
2. 房地產市場從數量擴張,轉入質量提升階段
3. 總量放緩、區域分化,人群繼續涌入大都市圈
共有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