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要進行具體化的表揚
比如:小王不錯。這種表揚非常抽象籠統,效果不好。
或者說:小王很能干。這種表揚效果也不好。
正確的說法是:小王很能干,他的點子很多也很實用,能解決問題。另外,小王工作主動性強,經常主動加班,又善于處理客戶投訴。這樣的表揚才會激勵員工,產生被重視感,員工才會認為這是真心實意的表揚。
二、表揚要當眾進行
表揚的目的不僅是鼓勵本人重復這種良好的行為,而且是給其他員工做出行為標準,因此表揚盡可能公開表揚,這樣其他員工才會形成行為模仿。
三、該做的事情不能表揚,否則會把團體行為標準調低
表揚總是暗示這個行為具有罕見性,做了要表揚,不做也可以理解,所以假定你表揚張三:張三不錯的,我到本部門三個月發現他從來沒有遲到早退。假定該部門有一個新來的大學生,他就產生這樣的感覺:看樣子這里遲到早退很正常,不遲到不早退都能獲得表揚,所以遲到早退很正常。
又比如,表揚李四:李四不錯的,領導布置的任務基本上件件落實,那是公然號召大家不落實任務。
四、對社會經驗不豐富的青年員工少說客套話
有許多人有這樣的習慣:員工出差回來,領導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:辛苦了,辛苦了!對于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他都知道,這句話沒有任何含義,本質上跟打了一個哈欠沒啥區別。但對于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,就會被搞糊涂,他們會真的認為自己出差很辛苦。
五、要分清表現進步表揚和表現卓越表揚
假定有一個員工過去成績是30分,現在成績是50分,要表揚嗎?當然要表揚,但在表揚進步的同時要勇敢指出他不合格,如果省掉后一步,他會認為自己90分了,就停止進步了。有的人對后一句話難以啟齒,導致下屬一被表揚就停止進步。那么如何克服說后一句話的心理障礙呢?辦法是:可以用讀大學做比方,鞠老師經常對新進員工說:小王啊,你進來了兩個月,進步巨大,好比讀大學,按我原先的估計,你現在應該只完成一年級,沒想到你完成了三年級,速度快了三倍,比別人速度快得多了,小王啊,繼續努力,爭取早日畢業!
小王一聽就明白了,他是一個非常優秀非常優秀的廢品。
表揚也是領導藝術的一種,有效的激勵下屬,能夠讓團隊的凝聚力更上一層樓,也能讓領導者的威望更加深厚,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好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