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互聯網的越來越發達,大數據已然成為人們熟知的信息,而人們對紙質書的概念也逐漸轉變為電子書,這對實體書店來說是個巨大的沖擊,那么對于逐漸收縮的實體書行業要如何更新升級,長久的經營?交廣國際
管理咨詢團隊走訪了一些知名的成功書店經營管理人,總結出了了書店經營管理的三個重點:
第一,要盤點自己的資源。如果自己本身沒有相關資源卻一定要去做書店,失敗率會比較高,“你的專長、喜好或者合伙人的資源都應該是圍繞著你要做的事情”,無論做任何事情,都要清楚自己的定位,并且盤活自己的資源。
第二,確定定位的同時還要想到如何去推廣這家書店。如今網絡十分發達,書店不能僅僅只有一個實體。“很多人誤以為空間上做得很漂亮就能夠把書店做好,這是不對的。作為書店管理者必須要把自己的身份轉化成主編,要思考用什么樣的新的傳播方式,一定要達到對進來的人具備啟發力,不然在未來很難存活。”
第三,要有很強的活動策展能力和社群能力,借由書店延舉辦其他的活動。有些書店其實很難被定義為實體書店,因為它提供的產品,包括圖書、服飾、美學生活產品、植物和咖啡,還會舉辦一些免費對公眾開放的活動,比如科幻小說《三體》作者劉慈欣與理論物理學家李淼的對談、“臺灣民謠之父”胡德夫的講座。如果自己的資源不夠,可以跟政府結合,借用政府或其他資源,共同創造更多的文化活動。
當人們看新聞不在尋找報紙,而是網站,當人們了解世界不在翻閱手中的紙質書而是電子書時,世界在改變,一些東西也需要適應這種變化,如果不變化就會被淘汰,只有尋找新的出路,找到新的經營思維,才能更好的長久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