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詢如果作為一種科學,更多地強調理性思維,是一種以事實為基礎、以假設為導向、以嚴格的結構化為工具,向企業或企業家提供診斷問題、解決問題的方案、手段的過程。而作為科學家的咨詢顧問,需要鍛煉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的理性思維,更多憑借工具和方法等外部世界的指導,需要運用理論來探索,建立假設與模型,需要關注邊界和規則,通過規則和理性協同,進行診斷和設計,而這一系列的工作是可復制的。
作為
管理咨詢師需要全面思考,必須要具備系統化思維和結構化思維——這也是頗有爭議的二種思維方式。系統化思維偏向于系統關聯,而結構化思維偏向于模塊化劃分,比如如何完成一套風格統一的新居的裝修是系統化思維,如何將上面的裝修按照客廳、廚、衛進行分解后完成是結構化思維。在咨詢過程中,如何做到“以問題為導向,以邏輯為線索,以事實為依據,以操作為終點”,有以下關鍵幾點操作思路:
(1)報告的結構化,論據的準確性。一定要使報告結構化,并且保證每一個論據的準確性,尤其涉及到客戶自身的數據和案例。
(2)基于客戶實際,設計亮點和穿透力觀點。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確定診斷標準,對于有些問題,必須給出確定性的結論,對于有些不太原則性的問題,則可以留給大家進行研討。
(3)和客戶充分溝通。在項目報告撰寫和方案實施過程中,還要和客戶進行不斷的、全方位的溝通,以了解客戶的實際情況和真實想法,為報告將引起的后果作出盡可能準確的判斷。并不斷在撰寫和實施過程中,調整原有工作計劃,以適應實際的需要。在這里要強調的是,咨詢工作
本無定式,不要拘泥于某種特定的假設,要能夠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。
(4)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,項目組在經過一輪診斷之后,可能會發現客戶真的問題并不是在于事先約定的合同內的內容,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整個項目的進程和效果。因此,這個適合項目經理要及時制定客戶溝通方案和客戶預期管理方案,以保證給客戶提供真正的咨詢價值和項目本身的順利運行。
總之,管理咨詢對企業有戰略性的指導,工作有輔助性的幫助,讓企業有技巧,高效率,而且減少失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