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規章制度的建立,看似很簡單,實際需要注意的點特別多,例如什么是民主程序啦?什么是職工代表大會?如何做好制度公示等等。很多用人單位在出現勞動糾紛時,規章制度內容上的合法性沒有問題,敗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規章制度的建立程序出了問題。很多用人單位沒有通過民主程序制定規章制度,或者通過民主程序不符合法定要求,或者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,這些都會導致在發生勞動爭議時用人單位處于不利的地位。
我們在制定制度的時候,很少有做相關調查,拿別人好的制度作為參考是不錯的,但在具體編寫的時候,就需要對企業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,如果沒有做調查,僅憑自己的感覺,做出來的制度,是肯定有為題的。尤其是有些企業,制度給一些新來不久的人去制定,這樣制定的制度,可能是好制度嗎?還有一個誤區是,編寫制度和文筆好壞沒有太多的聯系,有些企業喜歡把制度給某些所謂文筆好的人去編寫。
制度編寫好了之后,很多企業只是發給各部門,或者張貼出來,或組織學習,這些做都不錯。錯的是,做完這些工作后,就沒有下文了,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檢查,有些企業也有這個步驟,但很少能堅持的,做一段時間后就沒有管了,這樣的制度又成了一紙空文。
再好的制度,不能有效的執行,也等于是一堆廢紙。執行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的制度不太符合企業實際情況;有的違反了制度,也不及時糾正,得過且過;還有的企業管理者或者老板自己都不能遵守制度。那么該如何制定一個有效的制度呢?交廣國際
管理咨詢總結了一些要點。
一、明確制度編制的意義,解決為啥要編這個制度的問題。
編制一個制度,首先要明確其意義是什么。一個制度必須指向明確,意義清晰,才有了編制的必要和思路。因此,一般制度的開頭,都會明確這個制度是為了明確什么內容而編制。一般來說,人力資源規章制度也是按照模塊來分開編制的。舉個例子,比如《公司考勤辦法》,一般會編入“勞動用工管理”,即勞動關系方面。那么編制《公司考勤辦法》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么呢?無非就是規范考勤管理,包括考勤方式、考勤告知、考勤應用、考勤保管。
為了規范考勤管理,保證員工權益,明確考勤記錄方式及應用和保管,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有關規定,結合公司實際,制定特定辦法。
二、制定制度不求高大全,以實用、簡便為原則。
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,制定制度的時候,總是想全面一點,內容多一點,看見別人家的制度都好多頁,自己的也不能少寫。這樣很容易制定出一個很全面、內容很多,但沒有多大用處的制度。
就如上面說到的,如果做了調查分析,那我們在制定制度的時候,就會更多的考慮企業實際,是否對企業有用?編寫制度,不是寫的多就是好,也不是內容少就不好。
海爾現在名氣很大了,可能我們很難想象,當初張瑞敏接手海爾的時候,制定的第一條制度是“不許隨地大小便”,可見海爾昔日的經營管理多么混亂。
還有一個內容簡單,卻作用很大的例子,就是中國共產黨的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”,簡簡單單的幾句話,卻是全軍的行為準則和紀律,對于我軍建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從1927年的提出,以后不斷的改進,到1947年10月10日,毛澤東起草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于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》,對其內容作了統一規定。它對于加強軍隊建設,密切緊密關系,奪取革命的最終勝利,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可見,制定制度,考慮實用是前提。企業制度是根據實際需要來制定的,大企業涉及的面大,自然內容多些,小企業還是以少些為好。
三、制度流程設計要考慮人性。
在制度流程管理上也是一樣,我們想規范環節不出問題,是好想法,好制度。但人是不自覺的動物。在觸犯制度管理時,又不想承擔責任或老板認為讓其擔責怕影響什么。從而把人性化和人情味混為一談,一談嚴格管理就變成了不人性,把制度變成了一紙空文。最后變成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企業不好,這樣管理就是重大的失敗。
因此,制度下的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在于人性化溝通。在制度管理過程中必須尊重各員工,把團隊成員和管理者要視為人格平等的個體來對待。
制度化和人性化兩種管理方式并不矛盾,在設計制度和流程時必須考慮人性特征。就如設計花園路徑一樣,如果我們總是強調方園曲折,而沒有從方便快捷出發,那么我們的青草地總會走出一路來的!把一些好的人性化的措施、理念制度化,逐步形成制度文化。就會是種人性化的管理制度。
一個能有效執行的制度,是需要做很多相關工作的,制定制度要切合企業實際,要有實施細則,對制度條款進行說明,還要有監督程序,違反了該怎么處罰;做得好該怎么獎勵。同時還需要企業領導帶頭執行,如果只處罰員工,不處罰領導,那么再完善的制度,也沒有用的。既然制定了制度,從上到下,一視同仁。保證一個制度能有效執行,需要企業所有員工的努力,不能僅僅靠制定制度那幾個人。千萬不要以為制度制定好了,就可以高枕無憂,后面還有很多很細的工作要做、要落實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