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工時定額化。
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,以便有效利用工時,提高工效,研究工人工作時動作的合理性,去掉多余的動作,改善必要的動作,并規定出完成每一個單位操作的時間,制定出勞動時間定額。
2、管理職能化。
管理和勞動分離,管理者和勞動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,以保證工作按標準的設計程序進行。
3、程序標準化。
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,使工具、機器、材料標準化,并對作業環境標準化,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。
4、分工合理化。
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、培訓和晉升,選擇合適的工人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,并培訓工人使用標準的操作方法,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長。
企業“量化管理”有效實施的“五項原則”!
5、酬金差額化。
把工人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與工人工資收入相聯系,實行具有激勵性的計件工資制度,對完成和超額完成定額的工人以較高的工資率計件支付工資;對完不成定額的工人,則按較低的工資率支付工資。
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技術知識,除了在精密知識領域以外,其他工程都需要加以標準化,制成表格,被接受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