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數全球知名的上市公司,其中擁有的重要一點就是創新,創新也成為這些企業能夠長久發展,并且保持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同時也是每一位CEO任職期內的首要任務,但是根據一份最新調查研究顯示,只有16%公司的創新,獲得了較高的股東回報率。剩下的蕓蕓企業,要么追求了錯誤的創新模式,要么不具有良好模式所需要的組織功能,最終在競技場上灰飛煙滅。為了弄清哪種創新方式才是正確的,交廣國際
管理咨詢公司研究了全球100多家最具創新性的公司,根據各家企業2008年到2017年的股東回報率(TSR)的表現后發現——它們所扮演的創新角色無外乎六種:開創者、解決方案制造商、杠桿機構、相鄰擴張者、防御者和快速追隨者。
1.開創者
開創者符合大眾普遍認同的創新概念——企業通常由強大、大膽、富有遠見的管理者掌舵,他們擅長擾亂市場的既定規則,高度專注于某項核心業務并注意保護知識產權,最終成為行業傳奇人物。比如擁有喬布斯光環的蘋果公司,在2008年到2017年的TSR依然保持在20%以上。同時,開創者所獲得的成功與它背負的風險往往成正比,只有“藝高人膽大”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。
2.解決方案制造商
這些腳踏實地的實踐者,喜歡拿著放大鏡查看市場尋求靈感,通過了解特定購物者的需求、研發新技術解決他們的問題。
耐克(TSR:16.5%)就代表了這種模式,通過Nike+Running提供專業的線上指導、幫助運動者制定訓練計劃、成立社區俱樂部,讓自己從銷售廠家升級為運動的科學指導者。而美國第四大零售商的Target(塔吉特,TSR:8.1%),為了滿足年輕時尚消費者的需求,想辦法提供了一套“便宜但時尚”的產品,比如以20美元的價格購買著名設計師的仿制權,給自己打造出高級、時髦的形象,在沃爾瑪已覆蓋的人群中另挖出另一片天地。
3.杠桿機構
杠桿機構通常創建了卓越的商業模式,然后利用它來撬動利潤,維持其在行業內的領導地位。
例如,Costco(好市多,TSR :13.4%)將日常低價、精選供應商網絡和“僅限會員”結合起來,創造了業績神話。 另一家西班牙零售商Zara(母公司的TSR為16.8%)堅持投資先進技術,改善其在管理、設計、生產、物流和銷售各個層面的能力——只需12天,服裝就能從設計師的頭腦到達最偏遠的店鋪,在新品上架前,庫存量壓縮到 25%(行業內為50%)。這種快速循環的創新,使公司有足夠的回旋余地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策略。
4.相鄰擴張者
熱愛擴張的野心家,喜歡以新的方式改善自己的核心能力,來接管相鄰市場并刺激增長。
亞馬遜(TSR:30.3%)利用自己的消費者大數據、物流能力和卓越的客戶服務,不斷割據更多的零售業江山,甚至收購Whole Foods這樣的線下公司。美國生物科技龍頭Gilead(吉利德,TSR:14.4%)則通過強有力的管理、可重復的研發步步為營,不斷入駐新的疾病研究類別。例如,Gilead在2011年收購Pharmasset,開發兩種丙型肝炎的最佳治療方法,獲得了進入該市場的機會。
5.防御者
防御者傾向于以防守的方式進行創新,以保護自己的既得優勢,在成熟或緩慢變化的行業中獲勝。但其實,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,堅持這種模式變得越來越危險,成功的秘訣則在于企業需要能夠監控自己所有的潛在對手,并利用伙伴關系和收購策略來防御進攻。
當美國第二大保險公司Aallstate(好事達,TSR :6.4%),發現了開發在線保險產品的先驅者Esurance后,在2011年對其進行收購,避免自己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落后于人。
6.快速追隨者
快速追隨者雖然沒有為藍海開疆辟土,但是他們嗅覺敏銳,懂得緊緊跟在最新趨勢的身后,在各個方面優化其自身能力,以便快速響應市場并頻繁創新。
Reckitt Benckiser集團(利潔時,TSR:14.7%)算得上是全球消費品行業的最佳快速追隨者。由于消費者轉換成本低、產品開發周期短,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并提高反應速度,它沒有像將耐克和塔吉特那樣在洞察消費者方面花過多的錢,而是將技術能力和資源投資的重點放在下游產品測試中,通過快速試錯來決定業務方向。
在這六種分類里,部分具有行業的普適性——比如開創者和解決方案制造商,有些則更適合在特定行業中增加股東的價值,比如杠桿機構和快速追隨者一般在零售業內能快速見效。此外,單一套路不是萬能藥。例如,擁有上百年歷史的美國零售巨頭Sears(西爾斯)曾使用了防御者模式,依靠其品牌知名度和擴張的實體店鋪網絡保持了業內領先地位,但是當敏捷的在線玩家顛覆了零售業時,Sears便失去了優勢,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關店潮,如今其股東回報率為-23.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