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很多,企業家也很多,但是成功的企業家卻并不多,而經過交廣國際
管理咨詢分析發現,成功登頂企業家都有一些共同點,或者一些他們認為需要去做,或者某些不需要去做的事情,從中能夠感知到他們的文化價值觀主線。成功的企業家,不僅僅是去做事,為企業爭取利潤,還要做的事情有意義,有效率,有目標,從多方面把過程轉化為結果。
1.企業家精神
1)有強烈的意愿做事情,“指揮老板”;
2)利用好內外部資源,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;
3)對結果負責;
4)真正的企業家,永遠都在創新的狀態中,永遠都在從0到1再到0的路上,要敢于和勇于自我革新、不斷創業。
學會歸零是一種企業家狀態。產業有周期,資本是有周期的,這是人改變不了。但有一樣事情是自己可以改變的,就是你自己的狀態,要管好自己的周期。如果找原因,第一要找的是自身的原因,對自己負責,管理好自己。不在企業家狀態就得被淘汰,讓更有狀態的企業家來做。
2.灰度+情商
1)允許甚至鼓勵企業中存在灰度,灰度即邊界模糊,沒有“你可以做什么,不可以做什么”;
2)發展中的民營企業,員工要自我定位,需要發自內心的想法,去做更多的事;
3)為新業務的成長、個人的職業成功找到路徑。
企業管理一定要有灰度,不要希望把什么事情都說得很清楚。各個團隊之間的業務邊界不是描述得越清楚越好;新業務的發展也不是越清楚越好。最好的狀態是適度的灰度,適度的邊界,重復這種狀態。而不是工業社會越精確越好,每個人都是螺絲釘,把每個人都切割成只懂一點點,在跨界的時代,這是沒什么好處的。
3.正能量,不抱怨
1)問題的出現是正常的,要積極地對待問題;
2)主動地解決問題,而不是被動地“抱怨”和“等待”。
老板不要聽抱怨的人,一上來都是別人的錯,團隊如果兩個人沒有合作好,肯定兩個人都有原因。兩個人沒有合作好,首先兩個都不好,不要抱怨。公司出現一大堆問題,你來就是解決問題的,所以老板最不要的就是抱怨的人,只要解決方案。你來就是來解決問題,你需要帶來什么正能量。
4.投資紀律
1) 堅持投資紀律,三個“緯度”判斷項目,踏實認真地進行基本面分析;
2) “別人貪婪我們謹慎,別人畏懼我們勇敢”;
3)注重商業最根本的邏輯和本源:在對的時間,找到對的方式,與對的人做對的事(為社會解決痛點,為客戶創造價值)。
投資紀律是很重要的。企業最根本的投資邏輯就是做對的事情,我永遠都要問你:你為客戶解決什么?然后為什么是你?從0到1,再到0什么意思?任何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創新和創造一定要有歸零的心態,每個企業家,你要始終保持創業的狀態,面對每天都在變化的市場,你一定要有一種歸零的心態,不要被過往的經驗束縛住,能夠不斷歸零,重新思考。
5.閉環
1)通過內部融通,把所有優勢都整合進提供的產品中,提供“令人尖叫的”、有產品力的產品;
2)“閉環”思維整合資源,解決客戶“痛點”。
6.秋天的賬本
1)結果導向、耐得住寂寞,而且是追求長期的結果,而非短期;
2) 培養有情懷的人,培養對做事情本身有激情的人;
3)每一個有創造價值的人,完全可以期待或者事實上馬上可以得到他創造價值的一部分。
在企業,KPI是要有的,但KPI是可以靈活可變的。企業實行秋后算帳,對于原則性錯誤我們是零容忍;對于專注于做事、有成績、有情懷的員工,我們也會及時進行提升和獎勵。當年沒有說清楚,但你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,秋后一定算賬。
現在很多管理者,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什么身上?做計劃,做預算,上下博弈。一個組織,如果內部摩擦成本高于外部摩擦成本,這個組織存在還有價值嗎?所以我們盡量減少內部的管理成本,要有基本的信任。秋后算賬意思就是員工要相信公司會賞罰分明,主動去做對的事情。
通過學習成功企業家的經驗之談,復制精粹經驗,同時靈活運用到自身的企業上,必然會有不同的變化發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