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培訓需求是什么?
培訓需求指的是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針對工作在知識、技能和態度方面,實際的工作表現與我們所要求的所期望的表現間存在的差距。
我們在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及分析時將考慮以下各方面因素:顧客滿意水平、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、環境管理、員工的職業健康與安全、員工技能與發展。從而更加宏觀的進行培訓工作的指導,開展需求調研。
二、培訓需求分析的信息來源有哪些?
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劃分的維度進行分析:
直接信息:戰略發展報告、工作角色、工作過程、工作難題、任務表、任務困難點、任務重要性。
間接信息:突發事件報告、公司計劃政策與方案 、訪談失敗率、失誤頻率、規章制度、抱怨和意見、曠職狀況、質量控制報告、市場調研報告、培訓需求調查表、員工工作表現評估、觀察情況、測試等。
正面信號(主動產生的培訓需求):公司銷售額的激增和業務區域的擴大、內部升遷、崗位輪換、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計劃、請外部的專業機構(如專業的咨詢公司、培訓公司)進行診斷后提出培訓改善建議。
負面信號(被動產生的培訓需求):工作質量低、來自公司內外部的抱怨增多、過高的員工流動率、工作中經常出現失誤、無法按時按質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務、公司無法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的項目。
三、培訓需求評估
1961年,麥格希(W.Mcgehee)和賽耶(P.W. Thayer)出版了他們合著的《企業與工業中的培訓》)一書,提出了三種分析法,至今仍是指導培訓工作的主要方法與指導。
組織分析:從整個組織層面的需求來分析,如組織目標需求、組織效率與質量期望、人事接續計劃、市場競爭需求與核心能力培養等。
工作分析:根據崗位素質模型的要求或成功完成某項任務的要求來分析(知識、技能、態度等),也可稱為職位分解法/任務分析法。
人員分析:或稱績效分析法。確定理想狀況與現有業績之間的差距,分析造成業績差距的原因,并結合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,從而得出培訓需求。
我們做培訓,要首先也應該弄清楚培訓的需求、出發點在哪里?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、防患于未然,而不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亡羊補牢,為時已晚。培訓真正要做的是預防,而不是救火。